一、典型案例
消費者張先生父親所在村委會為村民在保險公司投保了一份團體意外保險。后其報案稱父親失足跌落山腳死亡,其向保險公司提起索賠,經(jīng)查勘后,該起事故不屬于保險責任范圍,故保險公司做了拒賠。
張先生聽聞市場有“專業(yè)公司”代理理賠,致電咨詢。該公司則向張先生承諾可以代其辦理業(yè)務,并向其索要了身份證等證件信息,同時向其收取了高額“咨詢服務費”。隨后,該公司以張先生的身份向保險公司多次惡意投訴,要求理賠。
保險公司獲知投訴非本人后,為維護消費者本人的合法權益,聯(lián)系張先生詳細說明理賠業(yè)務的辦理規(guī)則和代理理賠可能涉及的違法危害,張先生于是聯(lián)系“專業(yè)代理公司”表示無需其再處理,并欲要回已支付“咨詢服務費”,但該公司卻表示已向張先生提供了相應服務,拒絕退還費用,還對其進行了恐嚇,張先生后悔莫及。
二、案例分析
該案中消費者受到市場“專業(yè)代理公司”廣告蠱惑,心存僥幸,支付高額代理費,而不良代理多次惡意投訴意圖獲利,擾亂金融市場秩序,最終并未獲得成功。
當前,金融市場此類不法分子時有發(fā)生,“專業(yè)代理”機構阻斷消費者與保險機構之間的正常溝通,切斷消費者依法合規(guī)維權渠道,利用“信息阻斷”騙取消費者支付高額費用牟利。還可能利用其所掌握的消費者銀行卡及身份證復印件等,截留侵占消費者保險資金。
同時,消費者提供敏感隱私信息,很可能被不法分子惡意使用進行詐騙、洗錢、非法集資等違法違規(guī)活動。部分代理人員與黑惡勢力勾結,消費者提出解除委托或不愿支付費用時,即遭到各類騷擾、恐嚇、威脅。
三、風險提示
1、樹立正確維權意識
消費者應樹立正確維權意識,理性維護自身權益,通過合法途徑提出合理訴求,切勿輕信所謂“專業(yè)人員”指導,采取惡意投訴等方式進行維權。
2、警惕非法“代理維權”
消費者應珍惜個人信用,警惕參與非法“代理維權”可能面臨的法律風險,不輕信虛假承諾,拒絕參與違背合同約定、提供虛假信息、編造事實的惡意投訴。
3、防范個人信息安全
消費者要注重提高個人信息保護意識,妥善保管重要身份信息、敏感金融信息。切勿將銀行卡、身份證、保險合同等重要單證輕易轉交他人,以免被惡意使用或非法買賣,給自身信息安全埋下隱患。
一、典型案例
消費者張先生父親所在村委會為村民在保險公司投保了一份團體意外保險。后其報案稱父親失足跌落山腳死亡,其向保險公司提起索賠,經(jīng)查勘后,該起事故不屬于保險責任范圍,故保險公司做了拒賠。
張先生聽聞市場有“專業(yè)公司”代理理賠,致電咨詢。該公司則向張先生承諾可以代其辦理業(yè)務,并向其索要了身份證等證件信息,同時向其收取了高額“咨詢服務費”。隨后,該公司以張先生的身份向保險公司多次惡意投訴,要求理賠。
保險公司獲知投訴非本人后,為維護消費者本人的合法權益,聯(lián)系張先生詳細說明理賠業(yè)務的辦理規(guī)則和代理理賠可能涉及的違法危害,張先生于是聯(lián)系“專業(yè)代理公司”表示無需其再處理,并欲要回已支付“咨詢服務費”,但該公司卻表示已向張先生提供了相應服務,拒絕退還費用,還對其進行了恐嚇,張先生后悔莫及。
二、案例分析
該案中消費者受到市場“專業(yè)代理公司”廣告蠱惑,心存僥幸,支付高額代理費,而不良代理多次惡意投訴意圖獲利,擾亂金融市場秩序,最終并未獲得成功。
當前,金融市場此類不法分子時有發(fā)生,“專業(yè)代理”機構阻斷消費者與保險機構之間的正常溝通,切斷消費者依法合規(guī)維權渠道,利用“信息阻斷”騙取消費者支付高額費用牟利。還可能利用其所掌握的消費者銀行卡及身份證復印件等,截留侵占消費者保險資金。
同時,消費者提供敏感隱私信息,很可能被不法分子惡意使用進行詐騙、洗錢、非法集資等違法違規(guī)活動。部分代理人員與黑惡勢力勾結,消費者提出解除委托或不愿支付費用時,即遭到各類騷擾、恐嚇、威脅。
三、風險提示
1、樹立正確維權意識
消費者應樹立正確維權意識,理性維護自身權益,通過合法途徑提出合理訴求,切勿輕信所謂“專業(yè)人員”指導,采取惡意投訴等方式進行維權。
2、警惕非法“代理維權”
消費者應珍惜個人信用,警惕參與非法“代理維權”可能面臨的法律風險,不輕信虛假承諾,拒絕參與違背合同約定、提供虛假信息、編造事實的惡意投訴。
3、防范個人信息安全
消費者要注重提高個人信息保護意識,妥善保管重要身份信息、敏感金融信息。切勿將銀行卡、身份證、保險合同等重要單證輕易轉交他人,以免被惡意使用或非法買賣,給自身信息安全埋下隱患。